第627章 周年演讲-《让你造拖拉机,你去造火箭?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现在是1月18日,天幕三号探测任务已经进行到第三次登陆,最后三名载荷专家由3D打印月壤团队和髪国核专家罗森组成。

    其余6名专家还有3名驻留在“乌兔”空间站,也将在未来10天内返回天宫空间站,然后下到地面。

    1月26日之前9名载荷专家都要撤回地球,天幕三号的主要考察任务到此结束。

    但对于四名职业宇航员来说,他们的工作才进行到一半不到。

    这一次下来的两名职业宇航员是柳鸣和付向杰,这是他们执行的第一次登月任务。

    在2月2日之前第二艘燃料补给飞船和2个常设居住舱将会发射到月轨,他们需要加满燃料然后在2月15日之前将其妥善安置,建成月球第一个长期居住基地。

    虽然只有两个舱段,但却能提供150平方米居住面积,最大可供10人生活,驻扎4名宇航员相当舒适。

    阿尔忒弥斯三号的8天多记录将会被轻松打破,甚至一个月都不是问题。

    所以付向杰并没有把在月球活动的时间看得很宝贵,这与朱秉光截然不同。

    “在哪里,老杨的试验田在哪里!”

    他一下飞船甚至来不及收拾自己的月壤3D打印原型机,就嚷嚷着要先去一睹对手的成果。

    杨信军参与的第一次登陆任务也进行了快四天,他利用少部分地面上制好的样品铺了一块试验地,这次登陆任务的清单里也包括检查太空水泥15天后的性能有没有显著变化。

    在太空用水泥可不简单,首先月球的表面环境就不可能像地球一样露天混合水泥、水和沙子,再者就是月表最高一百多度,最低零下两百多度的极端环境,正常水泥经历这样的剧烈温差变换后就直接碎成粉末了。

    太空水泥需要在月表温度在-15度到75度的区间内使用才能保证流动性,并且使用烃类有机质流体而非水作为胶结剂,低温具备流动性而在高温下也不会蒸发,否则暴露在空气中不是立马凝结成冰晶就是蒸发掉了。

    剩下的搅拌、铺设等工序也需要专用机械配合完成,杨信军费尽全力也不过铺了五平方米的区域而已。

    付向杰先是看着罗森插上了白……三色旗然后才带着他们前往试验田,反正3D打印试验区也要放在那里才能起到对比作用。

    当月球车按照导航驶到目的地,但他并没有看见想象中的一片平地。

    相反,试验田虽然总体也算平坦,但表面却像是鱼鳞一般密密麻麻地结成巴掌大的小块,给人的感觉就像是……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