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百二十章:战后之事-《扫明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这都是朕的过错,大西军这些力量都是川蜀之地仅剩下的青壮,活不下去起来求生造反,朕何故要斩尽杀绝呢......”

    听到这话,顾君恩才是恍然大悟,原来皇上是为这件事自责,本来想劝慰,拿起文册一看,成都城内户籍数量却也让他无话可说。

    战后,作为重镇的成都居然只剩下三万多人,尚不如江南的一个普通州城,许多兵士都说,走在四川就像在一个死地,十几里不见人烟,香火断续,都是常有的事。

    董有银说道:

    “皇上,这事也不能全怪你,当初商议的时候,大家都赞同,不必过于自责,这个锅,就让俺来背好了!”

    “朕做的主,朕来扛!”王争摆摆手,转头道:

    “传朕的命令下去,对于大顺、大西的残余就没必要再下杀手了,他们都是好劳力,让幕僚府的人查查,要是家人还在的,就尽量让他们团圆吧。”

    “皇上圣明,这样一来,天下万民必定感恩戴德,再也不敢作乱了。”

    顾君恩赞颂的时候,心中委实也佩服的很,相比于那个连自己错误都不肯承认的崇祯皇帝,这位彰武皇帝明显要好得多。

    川陕之地是经受流贼灾乱最严重的地区,加上饥荒连年,四川更是十室九空,这些大西军降兵大部分都是孤身一人的川兵,要是处理不好,很容易再次发生动乱。

    王争这道旨意一下,降兵们肯定都是感激涕零,原本川陕两地不算很稳定的人心也会迅速安定下来。

    朝廷耗费不多,但却能收拢人心,估计就算李自成想起来造反,都不会有人陪着他送死。

    事不宜迟,顾君恩立即示意文书将这份旨意写下来,交给王争过目之后盖上大印,下发到全军。

    “李定国那边怎么样了,投不投降?”

    听到王争若有若无的问话,顾君恩上前几步,躬身说道:

    “回皇上,这件事已经让李健去处理,想必就快有结果了。”

    ......

    云南武定府和曲州城内,飘扬着“李”字大齐,这些大西军的兵士看起来精气神都和四川的那些不同,都穿着素衣素服。

    城内靠北的军营中,李定国看着眼前这个文人,微笑指着一边,说道:

    “你来,应该是打着招降的意思吧?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