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60、水中劫杀(第1更)-《富贵骄女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新上任的参知政事蒙津,压力很大。

    因为追查毒杀闵淑妃一事,进行得十分艰难。

    那名毒杀闵淑妃的宫人,当场就畏罪自尽了,搜索其住处,也是一无所获。而平日跟他相熟的内官宫女,多番拷问之后也是没有一点线索。

    他是怎么与宫外传递消息的?

    他的乌头毒又是从哪里来的?

    是谁安排他给闵淑妃送饭食的?

    蒙津越是追查,越是发现事情不简单。

    原先以为对方只是跟闵淑妃私通而已,但他居然能遥控指挥宫人下毒,如此迅速果断又精准,绝对不是临时安排能够达到的效果。

    一定早就在宫中安插了内应。

    但即便早有筹谋安排,下毒一时应该也是临机反应,无论如何该有点线索才是。

    令人害怕的正在这里,被拷问的宫人,即便已经死了将近十个,竟然还是什么也审不出来。

    都很无辜,都不知情,都是偶然,都是巧合。

    唯一的规律在于,这些有牵连的宫人,都不是汴京人士,都来自外地,而且基本上,都来自京东路,祖籍在青州、密州、沂州、齐州、莱州等地。

    这个发现,引起了蒙津的注意,并禀报给了官家。

    官家亦十分重视,下令继续追查。

    蒙津便派人出京,开始查这些宫人的祖籍、家乡、亲人。

    八月二十,宜出行,李小七离京,走汴河水路回歙县。

    蒙庆云和姜昉、姜曙为他送行,一路同船,直行到上善门外。

    虽然黄历上确实写了“宜出行”四个字,但今日的天气却是阴雨连绵,风从河面吹过来,令人遍体生凉。

    蒙庆云忍不住稍微拉紧了身上的衣裳。

    李小七和姜昉正并排站在船头,看着沿途的风景。

    今日恰逢漕粮入京,因延丰仓、永丰仓、夷仓都位于外城东南角,上善门正是最近的一处水门,所以漕船都从上善门入京。

    李小七的船是官船,挂的是御史中丞李牧的牌子,所以可以很方便地出入汴河。

    此时在船头看去,一艘艘满载粮食的漕船首尾相连,排成长长的队伍,等着进城,李小七的船则与之反方向而行,走了一刻钟,前后依然看不见船队的尽头。

    姜昉便笑道:“早知道,就不该送你到城外。出来容易,如今要回去,却必须得排到漕船后头去了。”

    这是漕运规定,漕船入京,所有官船民船皆须让行,除非特令,否则一应船只入京都要排在漕船后头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