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哎哟,别激动好不好。” 吴咏梅吓了一跳,伸出手掌又将他推倒在躺椅上,白了他一眼,说道: “瞧你这火爆脾气,什么时候把它改掉。” “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,这个道理你也应该懂吧,周立群蔡文琴两口子的心情,完全可以理解,无论怎样你都要泰然处之,不能责怪。” “至于你最终选谁,一定得综合评估,一碗水端平,公平公正选择就是。” “最好是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好方法。” 吴咏梅在他身边坐下,抚摸着他头颅无不担心道: “原本听到在省城筹建新厂,都以为是件振奋人心的好事,但留一半去一半这种格局,尤其是像封测、贴片等新技术新装备车间,无疑是重大考验。” “很自然将会掀起一场风波,若处理不当,旋即引起内部职工矛盾重重,兄弟反目,要引起足够重视啊。” 面对吴咏梅的提醒,李雪峰一声不吭。 他心里面何尝不是这么认为的呢? 封2车间里对于新厂建设,分拆一半技术人员去省城的事,早就议论纷纷。 车间里开始出现拉帮结伙的苗头。 这件事已经引起李雪峰的注意。 可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,王建国和周立群这两位生死兄弟,极有可能会暗中较量,甚至于反目成仇。 这种局面,是他坚决不希望出现的。 …… 八六年春节如期而至。 这天,人们惊讶发现李雪峰又没回老家,还是孤独地留在厂里。 在老一辈中国人的认知中,数千年中国传统习俗,要求子孙们无论如何,都得从外地赶回老家来过年。 父母亲在哪里,子女们的家就在哪里,亲人们团聚在一起,祭祖守岁。 除非儿女们在外面成家立业,那可以另当别论。 可李雪峰是两不沾。 他即没有结婚成家,又不回父母亲那里,年年做‘活雷锋’,还是另有隐情? 每当大年三十这天,李雪峰其实很难过。 不是怕孤独,不是缺吃少穿,更不是无所事事。 而是忌讳人们的狐疑目光,流言蜚语。 他在厂里太出名了,以至于他的一言一行,都能成为全厂职工,茶余饭后的谈资。 作为有着江南书香门第习俗的姜汝祥。 今年,他要求所有子女,都得回家过年。 未婚子女,父母亲在哪,家就在哪里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