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曹可凡早已没有了往日威风,他抿着嘴点头称是。 叶总工瞧得明白,他慢慢站起身,可嘴是张了又合,颇有些举棋不定。 厂长让他讲,可他现在讲不出具体的工作安排。 历年的技改方案是千篇一律,旧瓶里装的还是老酒。 可面对李雪峰旧瓶装新酒的怪异理念,技改方案必须重新修订。 这需要时间啊。 “李工,看来你资料搜集得很齐全,思路清晰,我看这样,请你把封装车间的技改思路先说一下吧,供大伙参考。” 情节之下,只能又拿李雪峰顶替。 可叶总工这么一说,下面轰地一下议论纷纷,面面相觑。 有人不乐意了。 封装车间目前分为封1和封2,要技改的实际是封1。 封1有六个分车间,大主任是尚学军,主管工程师是言成功。 叶总工却让李雪峰来讲述封测车间技改,封2不需要,当然是封1啦。 这岂不是当众打他们两人的脸吗? 话音刚落,尚学军和言成功两人,脸色一下子变得刷白,汗珠子直冒,尴尬极了。 两人目光不约而同地看向书记曹可凡,以求得援助。 可此时的曹可凡稳如老狗。 金丝眼镜后面的眼珠子炯炯有神,嘴唇紧闭,没有任何动静。 要是以往,他早就跳起来了。 这时候,有位车间主任跳了出来,大声道: “李工理念没问题,但并不意味全厂技改思路,他的方案是最合理的。” “这就比如同样是运物资到达河的彼岸,一种办法是造桥,一种办法是用滚装船实现车客渡。” “造桥的办法是一劳永逸,并小成本运行,而滚装船却有较高运行成本,遇到气象因素还得停开。” “旧瓶装新酒就是属于滚装船这样的过渡技术,有先进的成熟设备,为什么不直接换装不就结了吗?为什么…” “少啰唆,这是技改会议只讲数据结果,不用比方来比方去,而且你的比喻是牛头不对马嘴,胡言乱语,逻辑不通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