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“对,现在没有国家财政拨款这一说了,合资必须是先落实自有资金,按注册资金的各方比例,落实到位之后,再向银行借贷生产流动资金。” “可是目前,谁家帐户上躺着闲钱?” 刘丰苦笑。 “现在是地主家也没余粮,都在紧巴巴过日子,光发工资,维持企业日常运行,已经算不错了。” “所以,合资企业这件事,我看正式开始实施,估计要拖后至少两年。” “目前这条索尼封测生产线,到了之后就安装在2号车间吧,当初设计这个车间时,就是按两条生产线来规划的。” 李雪峰和唐建强听了之后,都不再吭声。 唐建强在*43厂待了十二年,对于系统内的办事效率,扯皮拉筋这种事,他是领教过的。 李雪峰初来乍到,并不了解。 经这么一说,原本满腔热血,被一盆冰水从头浇下,来了个透心凉。 还有什么好说呢,这叫被整成无语。 他表面上什么都不说,实际内心比谁都着急,迫切希望省城的股份制公司,早日运营。 有王辰的研究生招考,硕博连读他十拿九稳,腰板硬朗不少。 尚若肖燕还在国内,待这些事件尘埃落定之后,他有勇气去见她。 明确告诉她,他可以等她,无论她去留学与否。 现在看来,迁移之事待两年之后,或许更久。 玛的,黄花菜都要凉了。 “好吧,我们就不耽误雪峰的宝贵时间了,走吧老唐。” 刘丰看了一眼情绪略显低落的李雪峰一眼,拉上唐建强离开工作室。 到了四月底,李雪峰如期赴合肥,参加中科大的半导体电子类研究生考试。 半个月之后,笔试成绩公布,李雪峰以总分第一名参加面试。 面试就是个过场,主考官就是王辰。 他乘机让李雪峰见一见中科大的另外两位教授。 差不多到了五月底,李雪峰回到阔别一年的省城贵阳,登上前往上海的K112次特快列车。 准备接受厂部新的任务和考验。 上海南站。 一列绿皮特快K112次,经过二十七小时三十分钟的奔驰,徐徐驶入二站台。 李雪峰提着两只大旅行包,从硬卧车厢下来,穿过地道走向出站口。 五月底的上海,天气炎热,温度比G省高太多。 李雪峰只穿一件淡蓝色衬衣,额头和脖颈上冒出不少汗水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