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当然,不是凭空臆造,而是先做通讯记者去采访。 “你不用眉宇紧皱、生无可恋的样子,*43厂本身就有现存素材。” 通讯办关主任睨了她一眼,“IC封装车间有个先进标兵,叫李雪峰,去年大学毕业才分配来的,听说很优秀,你先去采访他吧。” 什么? 去年刚分来的,这有什么素材哦。 领导口中所谓的优秀,充其量就是个遵纪守法的乖乖仔。 姜云婉心里虽这么想,但嘴里当然不可能这么说。 “好的关主任,我一会就回*43厂去,准备采访。” 骑行三十公路不算太艰苦。 这种天气不冷也不热,还是多云,不用晒太阳。 到了*43厂,她直接去了生产科。 “同志你好,我是基地宣传部的记者姜云婉,我想采访一下IC封装车间的李雪峰同志。” 姜云婉掏出基地介绍信,以及宣传部发放的《记者证》,郑重其事地递给科秘书。 根据实习要求,她必须不依靠社会关系,独立完成采访任务。 她不想作弊,也想正儿八经锻炼一下自己,为将来个人的职业生涯,奠定些基本功。 “你好姜记者,李工他很忙的,我要请示领导再与技术科协调,这个结果可不好确定,请问你住哪?” 生产科秘书解释道。 “哦,我住在厂招待所,你有了结果,打招待所电话找我即可。” 姜云婉不可能住在家里,当然是厂招待所,凭介绍信就可以,一切免单。 “好。” 秘书点头。 姜云婉骑上车回到招待所,跟值班室打了一个招呼,回房间去了。 她离开*43厂去川大读书那年十七岁,算起来有三年半了。 有道是女大十八变。 在成都这个繁华大城市里,她的穿戴气质等方面,变化很大。 厂里面一些老人,面对面走过,只要她不主动吭声,没人认出她是谁。 坐在招待所房间的床上,她在想刚才生产科秘书,称李雪峰为‘李工’。 一个去年毕业进厂的理工男,不到一年就是工程师? 是随便叫的吧。 她当然不知道,这是她的姐夫和父亲,年后一上班,就在技术职称评审会上,一唱一和就破格晋升李雪峰。 当然不是工程师,而是助理工程师。 那位生产科秘书还说李工很忙的,采访他要请示领导,还要协调技术科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