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与燕都共存亡-《靖安侯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是。”

    骆勇起身,毕恭毕敬的退了下去。

    骆勇离开之后,皇帝陛下示意沈毅坐下,然后揉了揉自己的眉心,有些苦恼:“刚才陈靖进来跟朕说,南方几个省有人生乱闹事,甚至有造反的势头。”

    沈毅闻言一怔,随即低声道:“与北齐有关?”

    “大约是。”

    皇帝眯了眯眼睛,缓缓说道:“这几年,北边这几个省赋税或减或免,南边几个省就有人借着这个事情大做文章,今年朕派了几个人到南边富庶一些的地方去募捐筹款,又有人借此生事。”

    “这么多年,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,北齐清净司在咱们大陈内部,也一定势力不小,多半就是他们,在南边闹事。”

    沈毅想了想,随即回答道:“咱们大陈现在国势愈好,这些跳梁小丑再怎么闹腾,也生不出大乱子,更不可能救得了北齐。”

    “朕已经下令让各省都司以及臬司,镇压叛乱了。”

    洪德帝叹了口气:“这个时候,主要就是缺钱,不然这些小乱子,朕都不会放在心上。”

    君臣二人又说了好些朝廷里的事情之后,等到时间已经很晚,沈毅坐在皇帝面前,想了想,开口道:“臣有一件事情,想要奏请陛下。”

    皇帝看着他:“你说。”

    “臣早年在淮安的时候,开办了一个淮安学堂,教授学生术数杂学,以及天文物理,器械农事。”

    “至今,已经小有成效。”

    沈老爷沉声道:“淮安学堂选拔良株,培育良种,将水稻与小麦的产量,都提升了近两成。”

    “臣以为,这些法子可以在全国推广,以造福天下。”

    “朝廷应当积极兴办农学,奖励农事。”

    “在未来的京师,还可以筹办讲武堂,教授学生兵书武事,为朝廷培养人才。”

    皇帝陛下闻言,低头考虑了一番,然后看向沈毅,缓缓说道:“沈卿,这讲武堂的事情好说,你想办就能办起来,但是兴办农学…”

    他叹了口气:“这地力终究有限,庄稼多长一成,就会多吃一分地力,不可能凭空长出来。”

    “即便本朝能够多收成几成粮食,也只会虚耗子孙地力,朕以为不可取。”

    沈毅闻言,心里有些无奈。

    不管从什么角度来说,洪德帝都可以说是一个开明的皇帝,但是毕竟是这个世界土生土长的人,他的思维模式,还有眼界见识,都不够广阔。

    当然了,他说的话也是有一些道理的,在工业化肥没有出现之前,粮食产量的提升,一定是有局限性的。

    沈老爷想了想,回答道:“陛下,培育良种,地力不失的情况下,多收成几成,不会是什么问题,至于地力…”

    “只要能够坚持奖励农学,将来未尝没有提升地力的法子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